據有關材料表明,我國塑料包裝目前年量在200萬砘以上,其中難以回收利用的一次性塑料包裝占30%,另有數字統計,我國每年產生的廢棄物約有1600萬噸,其中主要是塑料包裝制品的廢棄物,每年廢棄多達100萬噸,其中主要是塑料包裝餐飯盒、杯盤、發泡材料、飲料瓶、各種糖果及食品的塑料外包裝,以及各種塑料包裝袋等等。據專家稱,這些白色垃圾將在地表呆上相當一段時間也不會消失。
由此可見,包裝垃圾已經在慢慢侵蝕著我們的生存環境,除了我們應該以主人翁的態度,科學處理每次產出的生活垃圾的同時,關于生產或使用各種塑料材質的包裝廠家或有關監督部門,更應責無旁貸的找尋科學合理的途徑或通過研發或替代性的產品,遏制包裝垃圾的環境污染問題。
綠色設計,綠色包裝的提法和倡議,可謂是該領域的令人欣慰的訊息,成為文明的現實和未來發展的方向。早在20世紀80年代,德國率先推出有“綠點”(DER GRUNE PUNKT,即產品包裝的綠色圖案)標志的“綠色包裝”。在此后的十幾年中,綠色包裝聲速在世界各國發展,至1993年,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正式成立了“環保委員會”著手制定綠色環保標準,于96年1月正式在全球施行,現已被世界各國廣泛認知和推廣。
除了采用綠色標志外,開發綠色環保、生態性能的包裝材料,才是最具實質性的舉措。例如,大家熟悉的糖果包裝上,使用的糯米紙和包裝冰激淋的玉米烘烤包裝杯都是典型的可食性包裝。此類及類似材料即節省又無污染,可謂值得大力推廣。
再者,應盡量使用可回收材料和再生的材料,增加材料的循環利用,節約全球資源。如我們常見的啤酒、飲料、醬油、醋等包裝采用的玻璃瓶是可以反復使用的回收材料:可再生材料是指聚酯類包裝再回收之后,可用物理和化學兩種方法再生使其循環使用。在芬蘭,塑料瓶的回收率高達99%,商場里,人們自學地把廢瓶子送入回收機,回收機找回金額。在這里,環保意識得到了具體的再現與實施。
可降解性的材料是一種值得深入研發的材料,該種材料使用后,在光和作用或地壤及水中的微生物作用下,在自然環境中逐漸分解和還原,最終以無毒形式重新進入生態環境中,回歸大自然。如法國一家奶制品公司制造出一種從甜菜中提取的乳酸,制成的酸奶盒和杯盤。這種生態盒的基本原料是甜菜,通過摻入礦物質后便成為一種輕型、堅固的材料,用這種材料制成的盒(杯)可在攝氏55底以下、60天內分解為農家肥料。
再如,紙類材料是包裝行業中應用比較廣泛的一種材料。紙的原料主要是天然植物纖維,在自然界中會被很快地分解,造成環境污染程度低,并可以重新回收利用。在許多國際大公司,使用可回收紙用于年報、宣傳品的制作,用回收紙制成的信箋、信紙,以體現其關注環境的綠色宗旨,同時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
標簽:包裝 綠色包裝 綠色包裝設計 包裝行業 品牌產品包裝設計公司
Copyright By SEALINGAD 2005-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11038889號-2 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7731號
西林設計案例均為西林設計原創, 版權歸北京西林品牌產品包裝設計公司所有,侵權必究。